《卖报歌》的来由:风雨中的小毛头已经89岁(图)

admin 发布于 2024-04-12 阅读(15)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歌词朗朗上口,曲调悠扬动听,几乎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唱过《卖报歌》,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这首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歌曲,背后有一段发生在上海滩的奇缘。今年已经89岁的杨碧君老人,就是那位曾在抗战时期的上海滩上卖报的报童“小毛头”。近日,她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卖报歌》的由来,以及她和聂耳叔叔之间不得不说的一段故事。

  四月的午后,记者来到上海西区的愚园路,这条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私家洋房汇集的老街,被那些百年梧桐树包裹着,两侧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小楼依然映入眼帘。

《卖报歌》的来由:风雨中的小毛头已经89岁(图)

  一条典型的石库门幽静如也,门外是上学路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据说在去年世博会举办期间,这里还是“世博人家”,外来的游客们可以在此体验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活气息,更贴近地了解旧上海的建筑风貌和新上海的百姓生活。

  今年89岁的老人杨碧君就居住在弄堂中,开门的是老人的儿子严半之,想来正在欣赏音乐,屋内优质的音响传出来浑厚的女中音,CD架摆了几百张专辑,整个房间布置得古旧,但富于海派艺术气息。

  父亲严折西是老一辈著名的作曲家,母亲杨碧君是三十年代上海滩的影视明星,大伯、二姑、三姑都曾从影,祖父严工上更是演过《一江春水向东流》等103部影片,这是个典型的艺术之家。严半之用显示器播放着黑白老照片,有母亲当年在聂耳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里的报童剧照,有父亲和聂耳在明月歌舞社时的合影。在他的宝库中,一本出版于1944年的发黄旧书《100位男女电影明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姐姐从旧书摊上淘来的,上面同时有母亲和祖父的介绍。

  在这充满艺术氛围的老房子里,记者见到了今年89岁的杨碧君,满头华发的老人有几分消瘦,但是举手投足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姿绰约,唱起熟悉的《卖报歌》,口齿清晰,感情饱满。这个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著名作曲家聂耳而改变了一生命运的老人,诉说起当年的卖报生活,仿佛回到了旧时代里。

  “战争爆发了,我们一家四口人从闸北逃出来,逃到租界里来。姐姐、姐夫、我,没有生活怎么办?我姐夫说,我们要吃饭,要活下去,于是把我姐姐的皮袍子卖掉,批了一些报纸过来卖。”老人对那段危难时期至今记忆犹新:“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日军轰炸闸北,时局非常混乱,整个上海滩人心惶惶,底层的百姓想尽一切办法奔走维持生计。

  那时,这个10岁的小姑娘还没有学名,大家都叫她“小毛头”。小毛头跟着全家人住在法租界八仙桥附近,姐夫批来报纸,母亲和姐姐到淮海路大陆银行门口摆了个报摊。

  “我姐夫跟我说,那边电车上的人下来后,你就问问他,要报纸吗?”战争年代,像小毛头这样没有条件读书的孩子还有很多,分散在上海滩的各个角落,手捧报纸,吆喝生活。“没有钱,只能够当天生活的。”杨碧君说回忆那时的生活依然苦涩,但跟许多同时代的报童相比,她又是如此幸运。

  1933年的一天,小毛头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晃叫卖着手中的《战时画报》。一辆电车靠站,乘客们从电车上涌下来,把瘦弱的她撞倒在地。头上起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乱一地,想到报纸卖不出去了,她伤心地大哭起来。此时,一个陌生的叔叔走了过来,把她扶了起来,拾起了弄脏的报纸,还把它们全部买走了——这人就是聂耳。

  小毛头在风雨中卖报的情景在聂耳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当即决定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成歌,请田汉或者田汉的夫人安娥写词。得知聂耳的想法后,安娥很快就把词创作好了。小毛头不识字,聂耳叔叔就亲自教她学唱,学会了这首歌,卖报生意好了许多。

  1934年6月,描写“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码头工人和人民群众不顾帝国主义和特务的迫害,奋起反抗,把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军火扔到江里去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首次公演。聂耳请小毛头担任剧中卖报童一角,在台上,她放开嗓子唱响《卖报歌》,从此这歌传遍上海滩。该剧连演三场,每场演出时,观众都激动地起立,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结束后,总有人眼里含着泪水久久不愿离去。

  演出之后,小毛头一举成名。后来导演费穆拍电影《人生》,聂耳又推荐她主演小时候的阮玲玉,由此进入演艺圈。“当时有位自称姓张的人说喜欢我演的角色,愿为我提供学费到学校去读书,还给我取个学名叫‘杨碧君’。” 对小毛头来说,这是继聂耳叔叔后她命运中的又一恩人。不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她才知恩人叫张光锐,是一名地下党员。

  命运弄人,1935年聂耳叔叔在日本游泳溺水身亡。直到现在,杨碧君老人提起这段往事,依然忍不住哽咽,眼里溢满泪水。

  大家都知道,《卖报歌》的曲作者是聂耳写的,词作者是田汉后来的夫人安娥,但事实上,歌词中有一句还是报童“小毛头”的创作,就是“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当时,聂耳打算写这首歌的时候找到了安娥,安娥很快就把词创作好了。聂耳于是找到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并征求意见,小毛头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

  这一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很写实,让这首歌曲充满了时代感。据了解,当时报纸是4个铜板一份,小毛头所以会吆喝七个铜板两份报,也是一种促销方式。

  如今,杨碧君跟儿子媳妇居住在一起,生活幸福,唱起《卖报歌》依旧清楚响亮,临别时,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有空常过来玩”。“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走在幽静的上海老弄堂里,久久,熟悉的歌声还在心中回响。柳扬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