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不能忘却的那些人]“王二小”原型闫富华:活在歌里的放牛郎

admin 发布于 2024-04-28 阅读(9)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创作于1942年秋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曾经唱响了晋察冀边区,唱遍了全中国,并一直传唱至今。歌中小英雄“王二小”原型之一叫阎富华,是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他儿时的小伙伴以及遇害时的见证者史林山多年来一直义务传颂着“王二小”的故事。

  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史林山作为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的一员,接受检阅。在史林山赴京前夕,记者到平山县南滚龙沟村采访了他。“我感觉特别荣幸,因为我是代表二哥来参加检阅的,他也一定很高兴。”史林山说。

纪念抗战不能忘却的那些人]“王二小”原型闫富华:活在歌里的放牛郎

  由于阎富华在家中排行老二,村里人便习惯叫他“二小”,史林山则称其为“二哥”。据悉,阎富华1929年5月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滚龙沟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阎富华的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去世。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阎富华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涞源县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定居下来。狼牙口村也成了阎富华战斗和牺牲的地方。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阎富华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后来,阎富华加入了儿童团。

  史林山老人与阎富华同是儿童团团员,除了放牛,他们这一群小孩子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村里站岗放哨,对陌生路人查看“路条”。因为在当时,新华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以及部分革命武装力量都驻扎在附近的滚龙沟村。

  “1941年的9月16日,是让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说到阎富华牺牲的那一天,史林山老人变得严肃起来。

  那天,两人一边放牛,一边在村边的三道壕处站岗查路条。忽然,他们看到不远处东山顶上的信号树向西侧倒下了。

  “有敌人从东面进山了!五祥,你快去村里通知同志们转移!”“那二哥你呢?”面对史林山的疑问,阎富华说,他必须马上把牛赶到地势低洼的山沟里,防止敌人把牛抢走。同时,他会监视着敌人的行踪,防止敌人靠近《晋察冀日报》的所在地。

  史林山一路小跑来到位于铧子尖处的报社所在地,通知所有人立刻转移。但不放心二哥的史林山跑到了附近的山顶上,向下搜寻阎富华的踪影。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史林山终于看到了从山底走来的二哥,但他又看到,在阎富华的身边,是成群结队的日本鬼子。一名鬼子用插着刺刀的步枪紧紧地顶着阎富华的后背。

  “看来为了保护大家的顺利转移,二哥一直带着鬼子在山上绕圈呢。”史林山心中默默想着。随着阎富华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史林山又意识到,阎富华正在带着鬼子向名为二道泉的山顶走去,因为在那里,正是我军的埋伏圈!

  阎富华和一群鬼子,登上了二道泉的山顶。也许是想到已经没有路了,阎富华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二哥忽然抱住身边一个鬼子的大腿,好像是要和敌人一起跳崖!”但年幼的阎富华没想到,一把冰凉的刺刀迅速从他的身后刺了过来。就在一瞬间,阎富华被鬼子挑下了20多米高的悬崖!

  史林山惊呆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随着枪声的响起,这群无路可逃的鬼子迅速被消灭。直到傍晚,史林山和村民才从崖底找到了阎富华的尸体,并将其安葬。

  “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所有人都哭了。”史林山满含热泪地说,当时崖底的河水,真真切切被染成了红色。

  有人曾怀疑,二小一个放牛娃,为啥就能那么清楚的知道八路军的伏击圈在哪里?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到现场看看地形就知道了。

  狼牙口村,位于河北省涞源县。这里是太行山的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从卫星图片上,能清晰地看到这里的山势起伏,沟壑纵横。

  鬼子沿着扫荡的山沟,其实是一条河谷,狼牙口村就在河畔上。2004年,作为县重点扶贫项目,这里建起了一座狼牙口大桥,从此,从207国道可以很方便的穿越至山西灵丘县境内的108国道(两地的直线公里)。但是,如果沿着公路走,就需要绕道走马驿镇和水堡镇,全程需要73.4公里。所以,在当年,只要守住这里,就能让鬼子不那么容易的从一个县跑到另一个县。山沟沟背后就是另一片根据地,而这里就是进出根据地的要道,岂有不派兵把守的道理。

  歌曲中的二小牺牲在1941年9月16日。这时的阎富华在狼牙口村已经生活一年半,算得上是本地人了,而且身份并不是普通放牛娃,他还是儿童团(少先队的前身),早参加抗日了。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走到哪都会跟人民打成一片,13岁的王二小,说来已经是半大小子了,只怕他每天干的事儿不是放牛,而是缠着这些战士,听他们讲战场故事,心里羡慕的想着是不是再过两年,自己也能去参军了。

  阎富华牺牲后不久,驻扎在滚龙沟村附近两界峰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诗人方冰找到史林山,详细询问了阎富华牺牲的过程。随后,一首由方冰作词、曲作家劫夫作曲的晋察冀边区第一个纪实性的故事歌《歌唱二小》(今名《歌唱二小放牛郎》,记者注)被迅速创作完成,并随后全文刊登在《晋察冀日报》1942年元旦副刊《老百姓》上。

  “是新华电台的一位郑姓叔叔教我们唱的这首歌。”史林山说,当听到歌词里的人物叫“王二小”时,史林山和小伙伴特地向“郑叔叔”问道,为何主人公姓“王”而不姓“阎”。对于孩子们的疑问,“郑叔叔”解释说,由于报社和电台以及众多革命同志都驻扎在滚龙沟,如果将二小真实的姓氏唱出来,极有可能会泄露机密,暴露驻军的目标。“既然二小是你们的‘孩子王’,而且王姓又是大姓,作为艺术创作,所以歌词里就写成了王二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王二小的原型到底是谁,渐渐出现了多个说法,涞源、顺平、行唐及山西顺平等地,都出现了“王二小”是本地人的说法。

  “无论有多少个王二小,都是革命战争时代的英雄形象,都是全中国的骄傲!”史林山平静地说,“王二小”是留给世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各地的“王二小”都是勇敢的小英雄,他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史林山表示,他会继续向大家传诵王二小的事迹,让大家学习这种精神,让这首歌谣越唱越远。

  全国人大常委会昨天还审议了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草案规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2015年1月1号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

  成功认购汇丰银行150周年纪念钞的香港市民,9日开始陆续到指定地点领取钞票。有收购纪念钞的店铺表示,35连张的包装较复杂,难以邮寄,但由于内地需求大,预计回收价会上涨。

  16号上午河南省见义勇为英烈纪念广场落成揭幕仪式举行。参加活动的见义勇为英烈家属和模范代表,河南省警察学院、河南省检察官学院师生代表和群众代表还依次向见义勇为英烈献花,表达自己的哀思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