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丨让传统文化报道更加接地气

admin 发布于 2024-04-26 阅读(9)

  在新传播形式层出不穷、新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普及推广传统文化是一项需要付出真功夫、考验真本事的创作挑战。之于山西而言,其本土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三晋大地璀璨的文化瑰宝,黄河新闻网邀请山西省内文化学者,将散落各处典籍中有关山西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收集、整理、精编,打造了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通过传播形式的创新让山西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梳理中发现,《典出山西》在聚焦传统文化传播新模式中进行了令人惊喜的尝试。每期视频仅6分钟,通过简短的对话视频,让读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主旨核心,在做精内容的同时,又在内容多元化基础上做优了传播,实现了节目的影响力最大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丨让传统文化报道更加接地气

  在高科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模式、语言体系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能故步自封,必须融入时代,才能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

  《典出山西》之所以能够“破圈”传播,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丰收,正是因为牢牢抓住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成功密码。

  纵观目前已推出的422期内容,记者发现,《典出山西》涉及题材丰富,既有铁货铸造的历史渊源,也有“根祖文化”之伏羲和女娲,还可以与鸟尊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如此选题模式也启示我们,要善于从时代需求中寻找立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挖掘题材、汲取养分。只有立足时代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引领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

  《典出山西》系列报道在主流媒体报道层面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进行了有益探索。

  为了让传统文化报道深下去。每一期报道对具体话题逐一剖析,借助多个典籍,梳理节气在物候、农事、人文等层面的丰富内涵,让读者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地感知节气的魅力与价值。如在《千年赓续 四季如歌》等报道中,《典出山西》通过解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问题,展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在《先有谷远县,才有沁州黄》《馋死人的河东美食》等报道中,《典出山西》通过介绍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美食等,呈现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在中华文化不断流传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典出山西》的一大特点。例如,在第411期《馋死人的河东美食中》中:“所以运城和陕西的关系真的是特别近。对于运城这样一个地处三省交界的城市,或许它本身的形象就是复杂而模糊的。陕西和山西都是出了名的面食大省,所以两边吃起面来是都不含糊,谁也不服谁。运城本地的口味也就有了些杂糅的感觉。譬如新绛、闻喜的花馍、面塑都各有特色。本身闻喜花馍、煮饼以及稷山麻花就是运城面食的代表,是山西面点中的佼佼者。鲁迅先生《孤独者》中就曾提到‘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亲切的家常话语,不仅让受众更易接受,而且在轻松的状态下打开纵深思考的空间。

  传统文化只有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围绕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典出山西》系列报道融入新语境、满足新需求,实现与读者的共鸣共情,让古老节气在现代生活出新出彩。

  在第404期《洪洞移民说有夸大之嫌》中,《典出山西》旁征博引,讲述了很多关于洪洞移民背后的故事:而民间传播甚广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官修正史《明史》没有提到,官修编年体史书《明实录》也没有提到,其主要依据的是地方志和各地家谱,尤其以后者为主。史书、方志、家谱构成我国史料体系,但三者的可信度、权威性,以史书为最,方志为次,家谱最低。

  同时,《典出山西》还约请专家,通过多种角度、多重视野进行多维科学解释:“对于此事,曾在民国时期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的赵戴文就说过,洪洞大槐树之说‘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谱牒,即族谱)。”“现代有学者考证,来自‘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分布在11个省(区、市),分布在227个县份,其主要根据就是方志、家谱和民间传说,这种说法因为‘吸引眼球’,常被公开引用、传播。”“常识也告诉我们:洪洞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移民。”《典出山西》系列报道贯通历史与当下,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记者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