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娥:《卖报歌》唱响八十八载

admin 发布于 2024-04-12 阅读(12)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每当听到《卖报歌》熟悉的旋律时,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不等天明去等派报”的小报童。这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直流传至今的经典歌曲,其词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安娥。而她,还是《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歌曲的词作者,被后人誉为“石门女杰”。

  说起安娥的名字,估计还会有很多人感到不熟悉。但是,提起《卖报歌》,抗日名曲《打回老家去》以及中国电影第一首歌《渔光曲》这三首耳熟能详、传唱不衰的名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安娥:《卖报歌》唱响八十八载

  安娥就是这三首歌的词作者,是一位蜚声文坛的优秀诗人、作家、剧作家。这位从石家庄走出的革命女杰,24岁便投身中共特科的地下斗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左翼文化界,创作出了很多进步歌曲和救亡歌曲,后与《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结为红色伉俪,书写了一段红色。

  走进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的英烈墓区,田汉、安娥的塑像静静地矗立着,塑像中的安娥身穿旗袍,昂首向前。时常有青少年、社会各界人士来此凭吊、纪念。

  “妈妈,安娥是谁呀?”“安娥是才女,她是我们石家庄人,《卖报歌》的歌词就是她写的。”“妈妈,妈妈,我会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雕塑前,一对母女的对话中充满着对这位出生在石家庄的红色女杰的敬仰。

  的确,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首《卖报歌》都占据了儿童时代记忆的一角。这首歌诞生于1933年,虽然已经过去了八十八年,却仍然被一代又一代人唱起。

  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走到吕班路 (上海重庆南路)口时,被一个边吆喝边卖报的小姑娘打动了。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

  聂耳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心里是说不出的难受。他把这事转述给安娥,打算跟她合作一首歌曲,就让这卖报的孩子来当歌里的主角。

  安娥把聂耳难以言说的心情写成歌词,又请来那个小姑娘,把这些句子念给她听。小姑娘竖着耳朵听了一遍,就像个小大人似的提着修改意见,说可不可以把报纸的价格也写在里面,这样我就可以一边唱一边卖了。于是,歌里就有了那句“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安娥和聂耳强强联手,写成了中国第一首“广告歌”。这首歌被卖报的小姑娘唱红了,后来,她唱而优则演,也顺路走进了演艺圈,参与拍摄了不少电影和话剧,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小童星。从前那个沿街卖报的“小毛头”也有了一个艺名——杨碧君。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歌词朗朗上口,这首歌一经诞生,就迅速传唱至大江南北,并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它为人们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新时代的孩子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百年沧桑巨变,如今的范谈村早已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曾经的小村庄早已寻不到一丝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道路、林立的高楼、遍布街边的饭店与商铺。

  在谈中街与谈北路交叉口的西南角方向附近,曾经就是安娥出生地,如今也已经是一派现代模样。在附近居住的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在116年前,《卖报歌》的词作者在这里呱呱坠地。

  “生活在这里的有些岁数的老人都知道安娥,也知道她就出生在这里。”附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在石家庄解放之初,安娥家的故居就已经是谈村小学了。据老人说,那时那座宅院坐落于范谈村中心位置的南北大街上,宅门坐西朝东,门口南侧有一老槐树,院落整体布局为东向两重门,那时这两进院落的所有房屋虽然都已辟为教室,但那大房过厅和北上房掣檐明柱大瓦房的恢宏气势仍让人留有深刻印记。

  安娥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她的父亲张良弼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教育家,曾留学日本。应该说,是父亲给了安娥文学上和思想上的启蒙。

  作为名门望族的大小姐,安娥有着幸福的童年。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新旧思潮的碰撞,鼓荡着她叛逆的心。1925年,安娥20岁,几经痛苦抉择的她毅然与家庭决裂,先加入中国青年团,随即又加入中国,走上革命道路。

  1927年,她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开始了她的红色革命之旅。她接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前往担任中国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中央特派员杨登瀛的秘书,将重要情报直接呈交给陈赓。她的沉稳、机敏、不事张扬的性格颇能胜任诡谲多变的特工工作,使地下党的许多干部化险为夷。

  当时,中共正积极争取田汉,安娥作为党对田汉的联系人之一,参与到各项艺术活动中去,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苏联之友音乐组”“大道剧社”等进步组织,并在这些左翼文艺活动中逐渐展示出自己的艺术天分和创作才华,除发表小说外,开始涉足戏剧创作和表演。

  1933年,安娥回到上海进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工作。此后的4年时间里,她为《女性的呐喊》《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路是我们开》《我们不怕流血》《抗敌歌》《战士哀歌》等进步歌曲和救亡歌曲创作歌词。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更是历经岁月的涤荡,至今仍在传唱。

  比如创作于1934年的《渔光曲》,它是同名电影的主题歌。影片放映后,这首主题歌也随之传遍全国。《渔光曲》的歌词既渗透着古典诗词的传统风貌,又糅合了现代生活语言的质朴清新,鲜明地描绘了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鱼儿难捕租税重,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渔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

  其实,这首歌来源于安娥的生活感受。1926年,她到大连从事地下工作,住在靠海的黑石礁。她时常到海边,见到渔民的悲惨遭遇,心中充满了同情。几年后,这些情景激发了安娥的灵感,一起迸发在《渔光曲》中。

  1936年,安娥创作出《打回老家去》的歌词,简洁明朗、铿锵有力的歌词唱出了当时不屈的中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在抗战年代,这首《打回老家去》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被认为是“当时仅次于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最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救亡歌曲”。

  安娥还曾与史沫特莱共赴鄂豫边区采访,歌颂新四军的英勇事迹;她还和等当时的妇女领袖发起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院,为抗战时期的妇女儿童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石家庄解放后的1948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安娥偕丈夫田汉从上海辗转来到西柏坡,曾在平山县李家庄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还曾回到范谈村走访故居及乡邻,并探望儿时乳母。

  作为词作者、诗人、剧作家以及小说、报告文学的作者,安娥一生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表达着对家乡故土的热恋。诗集《燕赵儿女》就是她因家乡人民遭受日寇欺凌而发出的慷慨悲歌:“我爱我破碎的家乡,我不爱你锦绣的天堂;燕赵的儿女们,生长在摩天的山上。”

  安娥还以她自己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石家庄》。小说动笔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现存约有十几万字。小说中,安娥用饱蘸浓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上世纪初期石家庄社会的风俗画,同时也是范谈村张氏家族一部文学化的实录。

  虽然这部小说从诞生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但安娥对这部寄托着自己思乡之情的书稿十分珍视,无论如何颠沛流离、出生入死,总是把它带在身边。

  1976年8月18日,71岁的安娥病逝。临终前,她一再叮嘱儿子田大畏:把骨灰撒到河北的太行山上、滹沱河边。

  2008年,田大畏根据母亲的遗愿,将她的一半骨灰埋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的石家庄,在经历了漂泊、动荡、激情与牺牲之后,安娥,这位富有才情的红色女杰终于魂归故里。

  在石家庄市建南小学,有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命名的四个“英雄”中队,其中一支叫“安娥中队”。每一位队员都会唱《卖报歌》,还会讲安娥的故事。

  3月29日下午,原创现代评剧《安娥》第二次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九州大戏台》播出。得到消息后,他就准时打开了电视收看。当听到“要独立,要自由,要爱情,要事业,要和男人并肩站……”那段饱含激情而又婉转清脆的演唱时,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热泪。“安娥视金钱如粪土,以天下为己任,虽然身为大家闺秀,但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斗争,我为有这样的石家庄老乡感到自豪。”

  现代评剧《安娥》是由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创排的,他们还打造了戏曲电影《安娥》,歌颂这位“石门女杰”。2020年11月25日至28日,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系列活动在厦门举行,《安娥》入围“金鸡奖”提名,有评论称这是河北省戏曲电影的一次新突破;2020年12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在浙江桐乡举行,它再获殊荣,获评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

  安娥,这位从石家庄走出的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这部戏曲电影的主人公,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她与田汉这对感情深厚的革命伴侣,留给家乡人无限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