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只上海童谣!王渊超用沪语童谣打开孩子们与上海话的通关密语肖战和王一博也曾唱过他的歌

admin 发布于 2024-09-08 阅读(14)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侬个肉,还侬个壳。快来买碗热个糖粥。”

  生活在老弄堂的上海人对这首童谣再熟悉不过了,卖糖粥的小贩,肩挑粥担,手敲竹筒,出现在弄堂里,只要他们一吆喝,小囡们就立马上前围住了担子。

100只上海童谣!王渊超用沪语童谣打开孩子们与上海话的通关密语肖战和王一博也曾唱过他的歌

  许多经典的沪语童谣,都是在街头巷尾的叫卖声或是小朋友们的游戏中逐渐流传至今的。当年的孩子们长大了,但这些童年记忆会一直深刻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新闻晨报邀请了上海童谣唱作人王渊超、音乐创作人何东以及上海大学语言学教授丁迪蒙做客上海会客厅,从童谣聊起,呼吁人们关注沪语传承与保护,关注海派文化。

  还记得高中的一年圣诞前夕,王渊超曾收到学妹的一盒磁带,附带了一张没有署名的贺卡。

  这份来自陌生人没有说出口的青涩心意让他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神秘来信》:“我自己也说不清,当时是高兴还是担心,幻想着她美丽又多情......

  后来,凭借这首歌,王渊超获得了东方风云榜的“东方新人奖”,开始在音乐节崭露头角。

  在他成名的年代,年轻人中间传唱度颇高的都是中国香港甚至海外的流行金曲,如果不是后来女儿的出生,或许王渊超至今仍然是一名“流行歌王子“。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同年,王渊超的女儿小王王出生了。从第一首沪语童谣《乖囡香喷喷》开始,王渊超把女儿的成长点滴全部放进歌里,陆续创作出《Me More Say》(棉毛衫)、《Do Re Mi So La Si》等歌曲。

  随着女儿日渐长大,父女俩时常同框演唱,歌曲的素材从生活日常到四季轮转,国际新闻专业出身的王渊超最不缺乏发现“选题”的眼睛。

  他的上海童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成为学校里的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旋律。而像《垃圾分类再垃圾倒》这类紧跟时事的童谣,还曾被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组相中,改版成普通话,由肖战、王一博共同演唱。

  “最早的时候,我自己开设公众号,每周更新一首歌,你会发现关注的人并不多。其实到今天为止,童谣创作的商业盈利依旧不高,但我们之所以还在做这件事,除了情怀之外,也是相信在未来这一品类还是会有市场的。因为市面上适合孩子唱的歌、学校里音乐课上学的歌,这么多年还是那些,很少有新的作品填补这片空白。”

  在采访中何东也向记者透露,“自己小辰光,沪语童谣并不是从课堂上学习的,主要还是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交流和沟通,例如有些童谣小调就是来自于卖棒冰师傅的叫卖哼唱。”成年后,他再也没能听到新流行起来的童谣歌曲了,这也是他业余时间创作童谣的原因之一。

  为了传唱方便,王渊超的童谣,常常会准备沪语和普通话两个版本。除了希望孩子们多一些属于他们的歌,王渊超也希望上海的孩子能够以学唱沪语童谣为契机,掌握好自己的家乡话。

  在采访中,几位嘉宾都一致表达了对上海年轻一代沪语使用的担忧。专注研究语言学的丁迪蒙教授向记者介绍,4-14岁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好的阶段,目前上海的幼儿园、小学里沪语使用频率还不够高,导致很多上海孩子的上海话水平堪忧。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学生在校期间上课和课间交流以普通话为主。后来慢慢地你会发现,上海的很多家庭里,大人们原本用上海话交流得很好,只要轮到跟小朋友说话时,也自动切换成普通话模式了。从学校到家庭,全部都只重视普通话,孩子们根本失去了开口讲方言的机会。

  在丁迪蒙看来,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冲突,是可以同时习得的。“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会讲上海话,可同时我也可以成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我在上大教海外留学生中文的时候,他们都对上海话非常感兴趣,我也专门开设了相关课程。沪语是海派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自己的孩子反而不懂上海话,这太可惜了。

  丁迪蒙说,现在上海各界也正在开始举办各种活动来传承和保护沪语,比如面向全市各年龄段市民举办的沪语朗诵比赛等。她也一直致力于出版各类沪语学习书籍,希望未来学校可以有完善的教材和课程安排,为上海的孩子们更好地使用家乡话。

  越来越多的学校也会邀请王渊超这样的沪语童谣创作者进入课堂,用弹唱的方式营造沪语氛围,提升孩子们的兴趣。“未来我还是会和更多学校、组织开展合作,给孩子们创作更多歌曲,让他们接触上海话,爱上海派文化。”